首页 >> 刮泥机

德国工业崛起过程中不得不提的10个关键词里程表

文章来源:百辉机械网  |  2022-07-13

你知道吗?其实Made in Germany也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发展过程。德国人曾经被耻笑为“精神散漫”的民族,他们也经历过步履维艰的“山寨阶段”,甚至,他们的产品都要打上屈辱的符号“Made in Germany”。如今,德国制造已经是品质的象征,是领先的标签。

那么,德国是如何华丽转身,成为世界顶级工业品质的代表?

十个关键词

NO.1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Georg Friedrich List,1789-1846),德国著名经济学家。1841年(那会中国正经受鸦片战争),他的一句话轰动全德:“当一个人已登上了高峰,就会把他使用过的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爬上来!”19世纪前期的德国,民族工业脆弱。欧洲霸主英国以亚当·斯密自由贸易论强势开道,试图用看不见的手,阴谋掌控德国经济。对此,李斯特一针见血地指出,自由贸易保护的是英国利益,德国要摆脱被先进国掠夺的命运,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工业化强国之路。

NO.2 德皇威廉一世与俾斯麦

位于莱茵河和摩泽尔河交界处的德意志之角,这里耸立着帝国首任皇帝威廉一世(1797-1888,1871年就任德意志帝国第一任皇帝,那时中国是清朝咸丰当政)的雕像。正是这位皇帝,和他的铁血宰相俾斯麦(1815-1898,1871-1890年任德意志帝国宰相),用政策和法律,为德国工业赶超英国开辟了道路。这个时期的德国,进行了军事改革,健全普鲁士军制,完成德意志统一。另外还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等一系列法令,建立起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福利体系,有力地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国家工业的发展。

NO.3 创业大潮

今天我们熟知的很多德国著名的企业和品牌,如蒂森克虏伯、西门子、博世、汉高、拜耳、奔驰等都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之前诞生的。一场如火如荼的全民创业大潮在当时的德意志可谓是空前绝后,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以及现在人们口中的“隐形冠军”企业都是在当时发展起来的。集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于一身的优秀人才大量涌现,他们支撑起了德意志工业的天空。那样一个大的创业时代,其影响力足以跨越百年!

NO.4 鲁尔区

旧煤矿改造而成的鲁尔博物馆,见证了鲁尔区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成功转型。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当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也在战后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腾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鲁尔区的兴起、发展和衰落,再到如今的转型,可谓是德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NO.5 隐形冠军

赫尔曼·西蒙,“隐形冠军之父”,他提出的“隐形冠军”概念正是德国经济和工业真正的基石。“隐形冠军”遍布德国的城市和乡村,他们占有着很高的市场份额,有着独特的竞争策略,往往在某一个细分的市场中进行着专心致志的耕耘,直到成就全球行业内的“独尊地位”。在“隐形冠军”中,大部分企业因为不与终端消费者产生直接联系,而常常不为人所知。但是在其客户眼中,却享有至高无上的声誉,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NO.6 家族传承

在德国的制造业以及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中,家族企业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德国之所以强大,其中最重要的核心是德国的家族企业,德国经济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由家族企业撑起来的,因为超过九成的德国企业都是家族企业。万般手艺千种诀窍,皆是靠着这种天然的体系传承至今。象蒂森克虏伯、西门子、博世、汉高、拜耳、奔驰、福斯、阿迪达斯等都是以家族名字命名的!

NO.7 工匠精神

德国工匠精神历经数百年培育与积淀,即使在机械复制时代也并未断流枯竭,反而静水流深。早在中世纪,德国就有了“工匠”的职业,那些技艺高超的手工业者,被称为“师傅”。由于基督教的影响,这些手工业者视自己的职业为上帝授予的天职,做好自己的营生不仅是为了赚钱,还是对上帝最好的侍奉。在这种强烈责任的感召下,他们对自己的产品高度关注,终生奉献,追求完美。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NO.8 双轨制教育

双轨制教育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学生一半时间在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这种教育体系可以让学生学习联系实际,在学习期间同时获得工作经历。最终,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所体现出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根据自身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可以确保较高的学员聘用率。在以企业实践实习为主,学校理论学习为辅的双轨制教育之下,学生毕业时就成了技能娴熟的专业工作者并能立即为企业所用。年轻人得到工作,企业得到合格的雇员,劳动力市场进入良性循环。

NO.9 技术创新体系

政府资助、协会管理的国家级研发机构填补了中小企业没有独立研发能力的空白。十几个或者几十个企业可以共同赞助研发机构的科研项目,而研发机构则负责把最新的技术通过研发、实验,最后形成成熟产品,进入企业的生产环节。作为回报,研究成果由研发机构和赞助企业共同分享。这种模式的出现,不仅助推了德国工业的百年发展,也形成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德国工业界,一家独大的企业屈指可数,几千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具有领军能力的中小型企业,构成了德国工业的脊梁。

NO.10 标准化和质量认证体系

1918年3月,德国标准化协会制定并发布了第一个德国工业标准,此后每年都会发布不同领域的行业标准,至今,他们制定的标准已经涉及建筑工程、采矿、冶金、化工、电工、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卫生、消防、运输、家政等各个领域,上千个行业标准中,约80%被欧洲及世界各国采用。

利辛县潘楼合作商店棉百三部

安平县京沃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便携式b超V价格

红外线监控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点赞文化用品经营部

如东岔河姚林商店

新疆有色金属销售公司

四川省兴文县教学仪器站

濮阳市精博石油机械修理有限公司

铁桶包装报价